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腊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被称为“巴拉”,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在中国北方流行。这个节日的习俗是“喝巴拉粥”。腊八是盛大的佛教节日之一。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为道的日子,也称法宝节、佛祖道教节、道教会等。“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也叫“腊八节”。它原本是佛教节日,但代代相传,逐渐家喻户晓。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是一种由各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霸州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宋代。南宋吴的《孟良录》中写道:“本月八日,庙号腊八。大庙等庙有五味粥,称为腊八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在腊八节,腊八粥是由政府,寺庙和人民的家。到了清代,喝腊八粥的习俗更加盛行。
在我国北方,有一句话叫“孩子,不要贪吃,过了腊八就是过年了”,意思是过年的开始。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都忙着剥蒜做醋,泡腊八蒜,吃腊八粥。腊八节在南方很少被提及。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南方过腊八节么!为什么??
1. 南方某些地区确实庆祝腊八节,例如四川的传统是食用由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和胡萝卜熬成的腊八粥。
2. 在广西,腊八节则与制作糍粑有关。
3. 浙江人则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食材来煮腊八粥。
4. 湖南长沙等地除了吃腊八粥,还会制作腊八豆,作为家常菜肴。
5. 在乡间,人们常在腊八节这天制作糯米、腊肉、红枣、核桃等腊八饭,而腊八豆的最佳制作时间也正值此时。
6. 广东地区的人们则没有庆祝腊八节的习惯。这可能是因为古代岭南水乡尚未充分开发,当地居民主要以水上捕捞为生,而制作腊八粥所需的豆类和谷类在当地并不生长,因此也就没有相关的食用习俗。
7. 腊八节,又称“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在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8.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因此也被称为“法宝节”,是佛教重要的节日之一。
9. “腊”这一名称有三个含义:一是“腊者,接也”,象征着新旧交替;二是“腊者同猎”,意味着田猎以获取猎物用于祭祖祭神;三是“腊者,逐疫迎春”,表明了驱除疾病,迎接新年的意义。
10. 腊八节又被称为“佛成道节”或“成道会”,实际上,十二月初八被定为腊日的起源与这些含义密切相关。
腊八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哪些地方过这个节?
腊八节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节可以在娘家过吗?
腊八节可以在娘家过吗
腊八节可以在娘家过吗?在腊八这一天有很多习俗和禁忌,通常结婚的女人,腊八这一天是不能回家的,寓意上非常不吉利,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腊八节可以在娘家过吗?
腊八节可以在娘家过吗1 嫁出去的女儿腊八是不能回娘家过的,中国人把传统节日看的很重要,传统节日也有很多习俗和讲究,腊八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如此。
说法一:腊八这天回娘家会对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会趴着死
这种说法还是比较迷信的,以前农村的人认为在腊八节这天媳妇回娘家,对婆家是不好的,除了腊八节,农村还特别忌讳除夕、春节、立春和冬至等重要的节日节气回娘家,其实这些都是古代对女人的三从四德礼教约束,因为古人认为女人出嫁后就是婆家的人,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不过现代社会,这种习俗已经淡化了很多。
说法二:“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
这句话意思是腊八节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会吃穷自己的家,在过去,女人的地位卑贱,三从四德管着呢,自己是作不了主的。特别是嫁出去以后,那就是人家的人了,想家,想娘也只有忍着,因此呢这些习俗有很多现在已经没这么讲究了。
不难看出,所有的忌讳日都是在冬季到开春以前。这其实是束缚女人的一种方式。在过去,女人的地位卑贱,三从四德管着呢,自己是作不了主的。特别是嫁出去以后,那就是人家的.人了,想家,想娘也只有忍着。从春天开始,家里地里的辛苦劳做,好容易盼到冬季农闲时节,才能回娘家探亲,找一找女儿时候的感觉。
不过,这一走要是乐不思蜀,几个月不回来,婆家怎会高兴呢?所以,就弄出这么几个忌日来,隔三差五的逼迫媳妇不得不按时返回。及至三月三以后,春耕又开始了,地里的活计又能拴住了女人,所以,忌日也用不着了。虽是习俗,却是流传已久的,个中透着人的聪明与狡诈。
腊八节可以在娘家过吗2 腊八节不可以再娘家过。
嫁出去的女儿腊八是不能回娘家过的,中国人把传统节日看的很重要,传统节日也有很多习俗和讲究,腊八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如此。
腊八这天回娘家会对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会趴着死。而在有些地方是另外一种说法:“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意思是会穷自己的家。说法不一样,意思却是相同的,这天就是不能回娘家。
除此以为腊八节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习俗
1、祭祀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
2、喝腊八粥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3、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应该在婆家还是娘家过?
腊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每到了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喝腊八粥吃腊八蒜来庆祝,但是对于一些刚过门的媳妇来讲在哪过成了问题,那么新媳妇腊八能在婆家过吗?腊八在婆家还是娘家?答案都在这了。
新媳妇腊八能在婆家过吗
新媳妇腊八能在婆家过的,但是却不能回回娘家。而之所以有这样的传统,多源于老一辈人的说法,说是腊八这天回家会对婆婆不吉利,所以不能回娘家。
腊八在婆家还是娘家
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腊八不能回娘家这一说法,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说法,只要是因为进入腊月以来,第一个忌日就是腊八。腊八这天回娘家会对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会趴着死。另外一种说法:“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意思是会穷自己的家。 有的说法甚至认为,在腊月里,腊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都不可以在娘家过。
腊八节不能做什么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说在这天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注意的像盖屋、造桥、筑堤、分居、栽种、掘渠、放水、修造、纳畜、开仓、置产、经络都是不行的、此外关于禁忌里面,还有提醒各位已婚女人,腊八节当天是不宜在娘家过,应该回到婆家一起过,这里面存在一些不吉的说法,为了心安我们提醒还在娘家的各位记得回夫君家过腊八节哦。
腊八节是什么民族过的?
导语:再过几天就是腊八节了,很多人都会吃传统食物腊八粥。实际上,我国很多地方并不过腊八节,所以也没有吃腊八粥一说,尤其一些少数民族,更是没有腊八节这个节日。那么,你知道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到底腊八节是什么民族过的呢?一起来了解。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汉族。腊八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本来是中国年末祭祀祖先和百神的传统民族节日之一。然而随着佛教广泛的传播和影响,至迟在进入宋代以后腊八节逐渐与佛教的佛成道(觉悟成佛)日会通融合,成为既是民众传统节日又是佛教的节日了。自上古时代起,有在腊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汉应劭《风俗通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还有一种说法,即“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腊”与“猎”通假,“猎祭”亦为“腊祭”。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汉代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不过在这一天并不喝腊八粥,而只是作为祭奉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民俗专家介绍,“腊八”一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除了喝腊八粥,腊八节还有什么风俗?腊八节习俗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翡翠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关于煮“五豆”也有个民间传说。相传,宋朝欧阳修不得势时,卖文谋生。遇一李姓员外女飘彩选婿。欧阳修中彩后,李员外嫌贫爱富,将女儿逐出门外。李小姐倒是一位义气女子,誓与欧阳修终生为伴,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欧阳修便把卖文得来的钱交给妻子掌管。其妻节衣缩食,勤俭持家。每天早上只吃豆子稀饭,苦日子熬到开科,妻子取出平日攒下的银子给欧阳修作盘缠。欧阳修问银从何来,其妻说是吃豆子稀饭省下的。后来,欧阳修金榜题名,一步身荣,做了大官,携妻赴任。妻子怕他坐了高官,忘了根本,就在腊月初五给他煮了一顿五种豆子的稀饭。欧阳修一尝,连说:“难吃!难吃!”妻子接着就讲述了过去经历的苦难。欧阳修深感妻贤,他给家中定了个规矩,每年腊月初五吃豆子稀饭。流传到民间,就形成了煮“五豆”的习俗。民谣曰:绿豆绿,莫忘苦当初;黄豆黄,莫忘做文章;豇豆豇,莫忘菜汤汤;蚕豆蚕,莫忘三更寒;豌豆豌,做官且莫贪。由于腊月初五距初八很近,当地人就把煮“五豆”和“腊八粥”混同一起了,把“五豆”也叫“腊八粥”,实际上“五豆”和“腊八粥”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中原地区有用腊八粥喂枣树的风俗。用刀、斧砍破枣树皮,将腊八粥糊入斧痕谓之喂枣树。这样来年枣树就可以多结果。民谚曰:“砍一斧,结石五,砍一刀,结十稍。”足见人们期盼丰收的心愿。有的地方腊月初七夜,家家都要为孩子们“冻冰冰”。在一碗清水里,大人用红萝卜、白萝卜刻成的各种花朵,用芫荽作绿叶,摆在室外窗台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里的冰面冻起了疙瘩,便预兆着来年小麦丰收。然后将冰块从碗里倒出,五颜六色,晶莹透亮,煞是好看。孩子们人手一块,边玩边吸吮。据说,清晨,有的农人一起床,便去河沟、潦池打冰,将打回的冰块倒在自家地里或粪堆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表达了劳动人民期望丰收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