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杭州灵隐寺腊八粥怎么领?
近期很多地方的寺庙腊八节施粥活动是取消的,但是关于灵隐寺肯定是比较比较关心的,这里的活动是否会取消呢?其实腊八节施粥活动没有取消,只是换成了线上邮寄。
怎么领为防控新冠疫情,避免人员聚集,灵隐寺腊八粥不在寺内发放,通过邮政统一派送,只提供给媒体、慈善机构及社区。请您关注杭州各大媒体举办的腊八粥领取活动,或咨询您所在社区今年是否向灵隐寺提交过腊八粥申请。
2024年1月13日(庚子农历腊月初一)零时,杭州灵隐寺腊八粥开锅熬制。
杭州灵隐寺疫情防控冬春季是疫情防控关键期,国内部分地区出现多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根据浙江省、杭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冬春季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杭州灵隐寺梳理相关疫情防控要点,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严格疫情防控管理
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核检“健康码”、测量体温等疫情防控相关制度和措施,加强对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群体的指引和支持。密闭式场所均实行测温、亮码、戴口罩进入,不配合落实防疫政策的人员拒绝其入内。
2、强化游客流量管控
科学制定入场人数、开放路线等游客接待计划,按照分时分批、限流等措施,减少人群密度。宗教场所内人数不超过容纳规模的60%,避免人员扎堆聚集。落实防疫和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人员外出,提倡本地过年。
3、杜绝大规模人员聚集
周密部署春节期间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不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格控制大规模聚集性会议活动,提倡采取视频形式举行。减少非必要的集体宗教活动,减少参加集体宗教活动的人员,缩短集体宗教活动时间。
4、寺院内不举行腊八施粥活动
腊八期间,灵隐寺联合中国邮政杭州分公司和媒体,向杭州市部分养老机构和社区,派送腊八粥,以表达社会的关怀。寺院内不举行腊八施粥活动。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熬制派送腊八粥。送粥车辆,定时定点进行消毒。
5、提升个人防护意识
熬制中药防疫保健茶,供僧众和职工、志工服用。提倡“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卫生文明习惯。人员出门随身携带口罩,出入各类室内公共场所,务必遵守公共秩序、配合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尽量避开人流高峰,缩短停留时间。
6、加强防控知识宣传
向广大游客信众宣传、传播防疫知识,以正见引导大众。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公告栏、宣传画、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加强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措施宣传普及。
2024杭州腊八节各大寺庙施粥活动
2024年已经来临了,马上就要过腊八节了,往常很多的寺庙都已经早早的放出腊八节施粥的活动了,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地方都将取消这项活动。但是在杭州还是有部分寺庙今年会举办腊八节的活动的,来看看都有哪些。
杭州香积寺腊八粥
领取时间:腊八节前3-5天左右,持续到腊八节
根据小编电话咨询,今年香积寺腊八粥有两种领取方式
一:到寺庙客堂进行捐款获得腊八粥;
二:寺庙会将腊八粥发放到杭州各大公益机构,如孤儿院、老人院等,以及一些社区,随缘发放
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丽水路香积寺巷1号
咨询电话:0571-
杭州白龙寺腊八施粥
寺院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潜川镇麻车村白龙寺
腊八报名
参加法会请联系,白龙寺常住道祥法师:
客堂电话:0571-6382751;0571-
一、【施腊八粥】:
时间:腊月初八(公历1月20日),早上7:00至9:30
二、【腊八祈福法会】:
时间:上午10:00至11:00
三、【注意事项】:
1、请服从现场安排,有序排队领取腊八粥,每人限领壹份。
2、数量有限,赠完即止。
3、因天气寒冷,请注意防寒保暖。
杭州义桥元兴寺腊八施粥通告
时间:腊月初一(2024年1月13日)至腊月初八(2024年1月20日)
费用:免费施粥
2024年1月20日(周二),即农历腊月初八,为中国传统的“腊八节”,也是佛教的重要节日——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教界每年都会以施腊八粥的形式来纪念佛祖成道,义桥元兴寺将组织众佛弟子及善心人士在腊月初一(2024年1月13日)至腊月初八(2024年1月20日)举行煮粥、免费施粥活动。愿盛满慈悲与祝福的热气腾腾的福寿粥,能够给这寒冷的冬天带来无限的温暖!
杭州龙广寺腊八奉粥最新消息
龙广寺将于2024年1月17日开始到2024年1月20日(农历十二月初五至十二月初八)开始煮腊八粥,2024年腊八节熬粥所需食材开始筹备中。
龙广禅寺诚邀大众随喜功德金,到时寺院一起购买腊八粥所需食材。
藉此佛粥成就自身,滋养十方。望广大信众积极参与。
腊八粥所需食材如下:
糯米400斤,黑糯米80斤,白糖300斤,红豆70斤,红枣60斤
莲子30斤,白木耳20斤,枸杞10斤,桂圆肉1箱,扁豆60斤
花豆60斤,花生米50斤,花芸豆40斤,薏米30斤,黑豆40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运河街道杭信村毛羊斗13组
电话:
杭州潮音禅院腊八粥
以去年为例,潮音禅院就熬制腊八粥495锅、约56000余份,用米4350余斤。其中碗装40000份,分发城管,养老院,银泰,天街,天虹,义工以及各社区。桶装近200桶,分发下沙各个社区与地方。
今年杭州潮音禅院,将一如既往地怀着感恩之心,为大众制作“腊八粥”,欢迎广大有缘人一起参与潮音腊八粥。
让我们共同熬香,由于熬制腊八粥需要大量食材,诚邀大众共同成就此殊胜善举,藉此佛粥成就自身,普利十方,广结善缘,圆满无上功德
咨询电话,心通法师:
客堂电话:0571-
为什么会有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民间有喝腊八粥习俗怎样解释?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亦叫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为庆祝该传统节日,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创作的诗词作品,大诗人像杜甫、陆游等人都有为之热情撰写的力作;而且权高位重的帝王如道光皇帝也曾御书诗作,以示提倡。留存至今的大量描写腊八节的诗词作品和文人笔记,为我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们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人情物态,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和民俗意义,它也为当今社会的民俗弘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足资参照的系数。
腊八节:(the laba Rice )农历十二月(即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腊月:《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杂粮做成“腊八粥”。有的农民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有的地区人们陈设香腊刀头和糖点果品敬供“灶神”等。其实,现在的人们大都不信奉“神灵”之类,这样做只是沿袭古代的某些习俗,或者只是趣味罢了。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的各种说法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1]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
杭州灵隐寺腊八粥怎么吃?
最近很多地方都取消了腊八节的送粥活动,但灵隐寺肯定更受关注。这里的活动会取消吗?其实腊八节的送粥活动并没有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网上邮寄。怎么领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避免人群聚集,灵隐寺的腊八粥不在寺内发放,而是通过邮政发放,只发给媒体、慈善机构和社区。请关注杭州各大媒体举办的腊八粥征集活动,或者询问你所在的社区今年是否向灵隐寺提交了腊八粥的申请。2024年1月13日(庚子年腊月初一)零点,杭州灵隐寺,腊八粥开锅。2010年冬春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多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根据浙江省、杭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冬春春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杭州灵隐寺梳理疫情防控重点,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严格疫情防控管理。严格落实戴口罩、查“健康码”、测体温等疫情防控相关制度和措施,加强对不使用、不操作智能手机人员的引导和支持。封闭场所实行测温、亮码、戴口罩,不配合执行防疫政策者拒绝进入。2.加强对旅游流的控制。科学制定游客数量、开放线路等旅游接待计划。并按照分时、限流等措施降低人群密度。宗教场所的人数不得超过容量的60%,以免人群聚集。落实防疫应急措施,减少人员外出,提倡就地过年。3、杜绝大规模人员聚集。对春节期间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不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按照非必要不开会的原则,严格控制大型集会会议,提倡以视频方式召开。减少不必要的集体宗教活动,减少参加集体宗教活动的人数,缩短集体宗教活动时间。4.腊八粥不在庙里举行。腊八期间,灵隐寺联合中国邮政杭州分公司和媒体,向杭州部分养老机构和社区发放腊八粥,以示社会关注。腊八粥不在庙里举行。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熬制和配送腊八粥。送粥车辆,定时消毒。5.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为僧侣、工人和志愿者熬制中药保健茶。倡导“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长、用公筷”等卫生文明习惯。民众外出随身携带口罩,出入各类室内公共场所时,必须遵守公共秩序,配合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尽量避开高峰时间,缩短停留时间。6.加强防控知识的宣传。向游客和信众宣传传播防疫知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公众。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公告栏、海报、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加强防疫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宣传普及。
中国的哪些地方有喝腊八粥的习惯??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1]也叫做七宝五味粥。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传说来自印度天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纪念日,俗称“腊八节”,在佛教称“法宝节”
至今中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天津】:天津人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芸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西】: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陕北高原】: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菜,庄稼地里杂草多。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甘肃】: 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青海】:青海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
【山东】:在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河南】:河南人 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江苏】:江苏地区 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咸排。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浙江人】: 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说,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说。
【四川】: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主要是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异乡人来此品尝,虽入乡随俗,但很难习惯,现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称风味各异。腊八与粥可谓密切相关,而粥喝在腊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样,喝出了水平。
腊八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哪有腊八节祝福短信?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又有一个传说,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这样就给腊八节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么说,人们吃腊八粥,都是以庆祝丰收为内容的。
“腊八粥”确实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因为它是用各种米(江米、黄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种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种干果(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类混合成的一种粥,这种粥集中地反映出了农业大丰收的成果。 关中一带及附近一些地区的群众,都十分重视“腊八节”。但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又各有不同的讲究。富平县的农家,这一天喜欢酿酒,名曰“腊脚”;长安县的古风俗,这一天要煮肉糜,抛洒在花木之上,谓之“不歇枝”;乾县、礼泉一带,讲究腊八节要给老人送粥,女儿家要请新女婿吃粥;凤翔一带则是用黄米和八种豆子,加上油盐做一顿腊八焖饭;铜川地区的农村,在这天还流传着为幼男幼女剃头理发的习惯。凡此种种,自有不同情趣。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 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 、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粥各地食俗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
相传,在古印度 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宋朝 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