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正月十五禁忌
温州人过春节的习俗
冬至吃汤圆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为甜糖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而麻糍则要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麻糍为冬至的点心,俗称“擂麻糍”。捣年糕也叫“捣糖糕”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
温州拦街福什么时候
温州拦街福的具体日期是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温州拦街福是温州地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它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这一天,温州的街道会被装饰得五彩斑斓,人们会走上街头,共同参与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拦街”仪式,这是由当地民间信仰中的神仙。
温州的春节有哪些风俗
5. 除夕餐桌上的吉祥菜肴:在除夕夜的主菜中,一定不能缺少“芋头”和“鱼”。温州方言中,“芋”与“余”和“裕”谐音,意味着吃了芋头后,家庭在来年将会有盈余,逐渐富裕。而吃鱼则象征着“年年有余”。
温州文化常识
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还延至农历正月十五。上世纪50年代以前,拜年的礼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故称“纸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因为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儿童。
温州有哪些风俗习惯
传说南宋时期,三魁镇的张宅村村民为了躲避战乱,从河北清河迁徙至此地,并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举行团圆酒宴,以示团圆和庆祝。太公祭是浙南地区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主要纪念明开国元勋、政治家、文学家刘基。这项祭祀活动以家族祭祀为主,偶尔也会有地方政府参与。刘基被尊称为“太公”,其出生地。
温州金乡分豆豆的意义
有驱邪的意思。金乡片区,不管是“城里”、“山头”、“乡下”、“海头”都有正月十五分豆吃的习俗。小孩最盼的是“十五”黄昏分豆吃,孩童上门分豆吃,是当时“十五”黄昏街头巷尾一道风景线。
浙江温州的风俗
浙江温州拥有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习俗:1. 正月灯:在农历正月,温州人民欢庆新年,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庆祝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是最热闹的日子。届时,各种民俗灯艺争奇斗艳,城市夜晚灯火辉煌,犹如“万家灯火不夜天”。2. 二月鸢:农历二月,春意。
温州春节的独特风俗
6. 拜年:正月初一,温州人不会拜访亲友,拜年的时间通常是从初二到初十,有时会延长到正月十五。拜访时,通常会带上礼品。7. 开门炮与关门炮:大年初一的凌晨,家家户户会放“开门炮”,全城响起爆竹声,象征着送走旧年迎接新年和迎接好运。除夕夜,每家每户也会放鞭炮,称为“关门炮”。8. 闹年。
温州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人晚灯灿辉煌管弦齐作,城门大开,任由出入、活动至午夜才息。第二天,街道又举办拦街福。5.五月忌:农历五月,多阴雨天,衣、物都容易霉烂,稻田亦易遭虫害,认为五月诸事不吉,称为“恶月”,采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回避的办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州的民俗
温州习俗有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戏、五月五过重五等。农历正月,辞旧迎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度春节。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的活动最热闹,各式民俗灯艺纷呈辉映,可谓“万家灯火不夜天”。二月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